时间:2025-02-27 20:55 浏览数:次 来源:
为进一步规范我院门(急)诊电子病历书写,确保门(急)诊电子病历书写质量,促进门(急)诊电子病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同质化管理,结合我院门(急)诊电子病历书写存在的问题及门诊实际情况,2月26日上午,门(急)诊电子病历考核组工作会议在行政三楼会议室召开。党委委员、副院长郝灵芳、医务部副部长牧原、质量管理科科长张书庭、病案管理科科长陈艳、医疗保险部副科长常海良、网络管理科门诊区域工程师张丽君以及考核组全体成员出席会议。

会议由门诊办公室主任郭志华主持。

会议围绕规范门(急)诊电子病历管理工作展开。郝灵芳副院长首先宣布考核组正式成立,从国家政策、未来ARG付费和医保政策改革等方面分析了门(急)诊电子病历书写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强调医院加强门(急)诊电子病历质量管理对提高诊疗效率、改善医患沟通、指导临床科研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并指出,医院通过在医德医风、专业能力等维度对出诊医生进行严格考核, 逐步提高门(急)诊电子病历内涵质量。

医务部副部长牧原从门诊相关文件及十八项核心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重点强调首诊负责制、危急值处理、手术记录、知情同意等环节要规范执行并严格督查。病案管理科科长陈艳从门(急)诊电子病历书写的完整性、时效性、逻辑性及诊断依据的规范性,指出门(急)诊电子病历的书写仍依据国家2010年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门(急)诊电子病历的主诉和主要诊断尤为重要。医生在书写过程中如有疑问可随时联系病案管理科进行咨询。医疗保险部副科长常海良从医保合规等维度强调了门(急)电子病历的重要性。各科室需严格遵循诊疗规范,标准诊断及病历的完整性可助力医院成本管控。网络管理科门诊区域工程师张丽君,针对医生工作站系统操作进行专项技术指导,同时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门诊办公室主任郭志华根据门诊相关文件,具体解析了我院门诊管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11项指标及国考指标的完成情况。主要介绍了门(急)诊电子病历考核标准、督查方法及奖惩制度,并与考核组成员现场探讨了门诊医生工作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今后考核组将通过专项检查、动态督导和持续改进,持续推动提高门(急)诊电子病历质量,切实保障患者安全与医疗合规性。质量管理科科长张书庭从医院质量管理的角度,指出业务科室要注重协同联动,医务科、病案室、医保科等部门要形成合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聚焦问题导向,通过考核发现薄弱环节,结合信息化手段优化流程,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最后,郝灵芳副院长在总结中要求考核组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建立长效门(急)诊质量追踪机制,门(急)诊电子病历通过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管理,提升门(急)诊电子病历内涵质量。下一步通过信息化手段,运用AI智能质控系统实现对病历信息的自动化、智能化审核与分析,提高病历质控的效率和覆盖面,将病历质控由事后质控向事前质控推进。提升门诊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验。

本次会议标志着我院门(急)诊电子病历质量管理迈入新阶段,通过制度考核与技术支持双轮驱动,将有效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考核组将每月按计划开展督导检查,并定期通报结果,推动全院形成“重质量、强规范”的医疗文化氛围,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