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医院首页 >> 正文

新闻动态

国考晋位升级之一科一报道|聚焦质控创新 共谋学科发展——2025年度呼和浩特市胸外科质量控制会议圆满召开

时间:2025-04-28 18:36   浏览数:次   来源:  

 

2025年4月26日,由呼和浩特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胸外科承办的“2025年度呼和浩特市胸外科质量控制会议”在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科研楼七楼会议室顺利召开。会议以“深化质控体系建设,推动胸外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吸引了全市各级医疗机构胸外科专家、护理骨干及质控管理人员近百人参会,共同总结2024年质控成果,谋划2025年发展蓝图。

立足新起点:强化质控体系,赋能基层医疗

会议伊始,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侯永泉与内蒙古自治区胸外科质控中心主任郭占林分别致辞。

undefined

侯永泉充分肯定了呼和浩特市胸外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自2024年成立以来的工作成效,强调质控中心作为“首府标杆”,需立足地区实际,探索符合基层医院发展的质控模式。

undefined

郭占林教授则从自治区层面提出要求,希望中心以国家政策为导向,通过技术推广和规范化管理,缩小区域医疗差距,推动胸外科诊疗水平全面提升。

undefined

呼和浩特市胸外科质控中心主任、市第一医院胸外科主任毛宇作《2024年质控工作报告及2025年工作计划》。报告指出,过去一年,中心围绕国家及自治区质控要求,初步构建了覆盖全市的胸外科质控网络,重点推进肺结节筛查、诊疗规范普及等基层适宜技术。2025年,工作重心将转向“质控体系优化”与“基层能力提升”双轨并进,具体包括:1.继续完善质控管理架构,制定适合呼和浩特市基层医院开展的胸外科质控模式;2.推广标准化诊疗,结合国家指南与地区实际,制定本土化诊疗规范;3.深化技术下沉,开展适宜技术培训,重点提升基层医院肺结节、胸部创伤等常见病诊疗能力;4.智慧质控赋能:探索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于质控数据分析及肺结节全病程管理,提升质控效率。毛宇主任特别强调:“作为首府质控中心,我们既要对标自治区标准,更要立足呼市实际。县域医院肺结节筛查需求激增,但技术能力尚存短板,需通过‘理念先行、技术跟进’的策略,逐步实现质控目标。”

学术引领:多维视角共话胸外科发展

会议学术交流环节汇聚区内知名专家,围绕胸外科质控前沿、技术创新及多学科协作展开深入探讨。质控实践与学科管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王宇飞教授系统解读《内蒙古自治区胸外科质控工作进展》,提出“数据驱动质控”理念;肺癌全流程管理:自治区人民医院胸外科照日格图主任以《胸外科在肺癌全疗程参与》为题,强调外科医生在肺癌早筛、微创治疗及术后随访中的核心作用;技术革新与规范:北京大学内蒙古肿瘤医院韩巴特尔教授分享《AI智能指导肺结节-肺癌全病程管理》,展示AI技术对诊疗精准化的推动作用;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王晓磊教授详解《肺部消融治疗规范化操作》,为基层技术推广提供实操指南;急危重症救治: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九医院王科教授结合案例解析《胸部创伤外科救治策略》,内蒙古第四医院杜瑞亭主任交流《脓胸的外科治疗体会》,为基层复杂病例处理提供参考。

护理协同:构建胸外科全程管理新生态

护理会场聚焦胸外科围术期管理创新,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护士长李洁提出《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呼吁打破传统医护壁垒,通过协同机制提升患者康复质量;自治区人民医院胸外科护士长解慧分享《术后引流管管理实践与创新》,北京大学内蒙古肿瘤医院胸外科护士长李美桃教授探讨《肿瘤患者营养护理》,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周辰菲则从《肺康复理念在围术期的应用》切入,展现护理在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关键价值。

undefined

本次会议既是质控工作的总结与展望,更是学科发展的风向标。呼和浩特市胸外科质控中心通过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全市胸外科医疗质量的同质化提升,为基层医院技术赋能开辟了新路径。未来,中心将继续以国家政策为引领,以数据为支撑,以创新为驱动,推动呼和浩特市胸外科迈向“精准化、规范化、智能化”发展新阶段,为守护青城百姓胸部健康贡献更大力量。

undefined

上一条: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开展“五一”假期前安全生产检查

下一条:国考晋位升级之一科一报道|颈动脉超声造影——透视血管的另一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