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医院首页 >> 医疗动态 >> 正文

医疗动态

国考晋位升级之一科一报道|“白肺”患者历经生死考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全力救治助脱险

时间:2025-01-27 17:39   浏览数:次   来源:  

近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救治一名“白肺”患者,这一成功案例不仅彰显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过硬的专业技术,也体现了与麻醉团队的完美协作。

一、病例介绍

男性患者,62岁。主因“咳嗽、气短伴发热5天”入院。患者自述发病前有饮酒史,发病后体温在39℃左右且居高不下,体温高时口服退热及消炎药物,效果不明显,后于我市某医院门诊共行两次输液治疗,症状均未缓解。于2024年12月23日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一步诊治。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有长期吸烟史。

二、救治过程

1.紧急入院与初步评估:

患者入院时血氧饱和度监测显示在80%左右波动。立即给予鼻导管吸氧,流量5L/min,并完善血化验、动脉血气分析、床头胸片、核酸采集等检查,结果示双肺大面积感染,达到了所谓的“白肺”。患者鼻导管吸氧下血氧饱和度无明显改善,转为高流量仪吸氧治疗。

undefined

2.呼吸支持与监测:

2024.12.23患者入院当天鼻导管吸氧5L/min,指尖血氧饱和度仅80%左右。后调整为高流量仪吸氧治疗,吸氧浓度调到80%,氧流量升至45L/min,指尖血氧饱和度可维持在90%左右。因患者床旁如厕后血氧饱和度迅速下降至70%左右,立即更换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设置吸气压14cmH2O,呼气压4cmH2O,氧浓度60%,根据患者耐受性和血氧饱和度动态调整参数。并实施俯卧位通气,每天15小时,以改善肺部通气状况。医护人员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同时动态监测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指导呼吸机参数调整。

3.抗感染与抗病毒治疗:

麻醉科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携手创造生命奇迹。患者在无创呼吸机氧浓度为100%的辅助通气情况下,血氧饱和度仅为90%,史艳平副主任带领的麻醉团队充分评估后行镇静镇痛,上级医师侯永泉立即给予患者床旁气管镜下吸痰灌洗,并留取灌洗液及时送病原学检测,同时及时给予抗感染、抗病毒等对症治疗。

undefined

undefined

4.抗凝及激素治疗

入院后责任护士立即给予患者VTE评估,评分4分为高风险提示需给予抗凝治疗,根据体重立即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每日监测凝血功能,因患者出现痰中带血,后调整抗凝治疗方案,减少低分子肝素钙剂量。

undefined

5.辅助治疗与营养支持:

给予止咳、化痰对症治疗,同时给予营养支持及增强免疫力治疗。

三、救治成果

经过一系列精心治疗,患者病情逐渐好转。患者体温正常,咳嗽、气短明显缓解,活动耐力逐渐增强,不吸氧下血氧饱和度可维持在98%左右。复查床头胸片显示病灶较前明显吸收。

undefined

四、患者感言

该患者深知自己病情的严重性,他感慨地说:“感谢医护人员的专业和敬业,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在病床上,我深刻体会到了患者的无助和医护人员的伟大。”

undefined

undefined

五、团队风采

undefined

undefined

该患者的成功救治,离不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麻醉科的鼎力相助。他们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度的责任感,为患者筑起了一道生命的防线。不仅挽救了一名重症肺炎的患者,更是挽救了一个乃至几个家庭的幸福与希望。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秉承“生命至上,全力以赴”的信念,为更多患者带去希望和生机。

下一条:国考晋位升级之一科一报道|“90”后高龄老人在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眼科重见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