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01 00:00 浏览数:次 来源: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当2025新年的钟声悠扬响起,我们满怀激情,挥别砥砺奋进的2024,昂首迈向蓄势待发的2025。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向全院职工、在院学子以及关心支持医院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新年祝福!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留下无数感动与辉煌。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关键一年,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引领下,我们砥砺前行,铸就非凡。全体市第一医院人始终坚守在守护百姓健康的第一线,以高尚的医德、无私的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生命赞歌。
团结一心,凝聚发展合力。2024年,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在院党委的坚强带领下,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这一年,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从严治党,从制度建设到日常监督,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确保医院风清气正,营造了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同时,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先后荣获了国家卫健委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自治区级和市级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各党支部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以身作则,务实前行。党建工作与医院业务深度融合,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把稳了方向,有力地推动了医院整体实力提升。
初心如磐,勇担健康使命。2024年,顺利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工作,开创了“市区一体化、市级引领、区级协同”的改革新路径。我院与玉泉区总医院(玉泉区红十字医院)实现了法人统一,组建了由11名常驻管理成员和28名非常驻专家组成的团队。我们也在顺利实施“平移”策略,持续向“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病分流、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目标迈进。积极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工作,深入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开展为期30天的自治区巡回医疗队工作,确保“医疗资源”下沉。同时,按照上级部门部署要求,认真完成了乡村振兴、消防与安全生产、对口支援、社会医疗保险、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应急、紧急医疗救护等硬性和临时性工作任务,积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优质医疗服务可及性,整合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实实在在惠及民众健康福祉。
医心为民,践行为民宗旨。2024年,不断加强学科内涵建设,秉持点面结合、错位发展的工作理念,我们大刀阔斧地对医院内部结构进行精细调整,精心优化布局,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大力推广“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微创精准化”,由“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过渡到“重大手术操作”“疑难复杂疾病诊治”。持续强弱项、补短板,针对自治区群众看病就医中的难点问题,结合医院实际,创新组建微创外科。新增血管外科和骨运动医学科等,积极开展新业务,推广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服务模式。开设1个特色门诊(全区示范动物致伤门诊),5个特色专病诊疗中心(肾绞痛中心、内分泌代谢诊疗中心、创面修复中心、麻醉疼痛诊疗中心、胃食管反流中心)为患者提供更高效、便捷、准确、优质的个性化诊疗方案。此外,我们不断推进智慧医院建设,率先实现了区域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医保双通道处方的流转,医保药品追溯码的改造,以及医保患者的“亲情付”服务,实实在在优化群众就医体验。
过去的一年,我们向社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第五临床医学院教学工作全面开展,医院科研成果斐然,学科综合实力稳居全区前列。在各类评审中屡获佳绩,获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内蒙古自治区过敏性疾病重点实验室等,赢得社会各界高度赞誉。
此刻,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沉浸在新年的喜悦当中,而我们的医护人员依然默默坚守岗位。急诊、住院部、手术室,灯火通明,人头攒动。监护仪的声响与忙碌的身影交织成最温馨的画面,成为广大患者心中最坚实的依靠。回首过去一年,虽有艰辛与挑战,但每一位同仁的付出都将铭刻史册,每一步成长都令人倍感欣慰。感谢大家的辛勤耕耘!
岁月流转,未来可期。2025年,新的希望与挑战已然来临。让我们在新的征程上携手共进,以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初心不改,医心不悔,决心不变!
新的一年,我们继续坚定信念,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投身健康中国建设,助力提升首府医疗服务能级,朝着百姓“能看病、看好病、好看病”的目标奋勇前行。
新的一年,我们继续弘扬敬业精神,守护百姓健康。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放在首位,专注于医疗技术创新、就医体验优化和医疗安全保障。向最优者对标,向最强者学习,坚定不移地将公益性融入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
新的一年,我们将激励人才成长。继续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关心关爱促人才成长,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凝聚起百年老院长盛不衰的强大动力。
心手相连,未来可期。2025年,让我们坚定信心,奋楫扬帆共赴健康新程!
党委书记王志强
党委副书记、院长张俊晶
2025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