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23 18:35 浏览数:次 来源:
2025年6月22日上午,呼和浩特市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例会暨2025年全市第一次肾脏病学专业医疗质控工作培训会议在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隆重召开。呼和浩特市卫生健康委、呼和浩特市医学会及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的各位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各旗县的参会代表及相关专业参会。

呼和浩特市肾脏病质控中心主任委员、呼和浩特市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及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肾内风湿免疫科主任孙明霞主任对莅临本次会议的领导和参会人员表示欢迎并致辞,她表示:将会从组织与推动学术交流、促进多学科交叉合作、培养青年人才、提升专业水平、服务社会、回馈患者等方面积极努力,为推动我市肾脏病学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做出积极贡献。并且会利用肾脏病学会这一平台,积极举办学术活动,开展技术交流,为进一步推进呼和浩特市医学领域的临床研究和学术交流,提升呼和浩特市肾脏病学临床科研能力和诊疗水平作出新的贡献。

会上,北京免疫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教授谭颖就狼疮性肾炎的发病机制、精准诊断与个体化治疗策略进行了深入讲解,分享了该领域的前沿成果与临床实践经验。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于磊深入讲解了IgA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分型及个体化治疗策略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赵建荣聚焦在慢性肾脏病科学管理上,深入阐述了慢性肾脏病的科学、有效管理策略,强调早期干预、规范化治疗和多学科协作对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作用,具有重要临床实践价值。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副院长于峰教授“云端”传识,深入解析ANCA小血管炎诊疗,虽未能亲临现场,但于峰教授通过远程方式,将其在ANCA小血管炎早期识别、精准治疗及多学科协作方面的前沿新知与宝贵经验,如甘霖般浇灌会议现场,引发热烈反响。

中华护理学会血液净化分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护士长夏京华在会上系统阐述了血液透析患者分级转运交接的科学管理体系,强调基于风险评估、规范流程及多部门协作,以保障患者转运安全,提升救治效率,筑牢安全防线。

内蒙古自治区肾脏病学质控中心委员、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史应进在会上深入讲解了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科学建立与维护要点,强调其作为患者“生命线”的关键作用及规范化操作的重要性。

下午,呼和浩特市肾脏病质控中心主任孙明霞教授就上半年全市肾脏病质控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并就下一步工作任务进行部署。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肾内科副主任黄亮亮教授深入剖析了缩短指南与实践鸿沟的路径,为临床医生搭建了知行合一的桥梁,其提出的实用策略对提升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与呼和浩特市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例会同时进行的还有2025年呼和浩特市第一次肾脏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会议。质控中心致力于提高肾脏病学专业水平,加强肾脏病学质控工作的精细化管理,确保患者得到更加精准和有效的医疗服务。本次培训围绕肾脏病规范化管理、质控标准、血液透析等内容进行交流及培训。
质控会上,18家血液透析中心代表依次进行7分钟的成果汇报。各中心聚焦患者安全与透析质量核心,系统展示了在提升血红蛋白达标率、血钾稳定控制、血磷有效管理等共计23项关键质控指标上的实践与成效,汇报内容详实呈现了各中心采取的具体举措:包括优化ESA及铁剂应用策略、强化高钾血症预警与饮食干预、精细化磷结合剂使用与宣教、完善标准化操作流程、加强多学科协作及数据驱动的持续质量改进等,会议集中检阅了区域血透质控工作的集体智慧与显著进展,为筑牢患者透析安全堤坝、实现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宝贵经验。

此次培训为参会者提供了直观的学习机会并且为开展工作提供新思路,学习到先进的治疗技术和理念的同时,也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本次会议对加强我市肾脏病质量管理与控制、提高肾内科医师诊疗水平、提高血液净化专科护士护理能力、促进呼和浩特市肾脏病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